创业创新典型
近年来,衡水市安平县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建设,倾力打造创业创新平台,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农业农村、财政、电力、水利 、交通、自然资源等县直单位一把手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安平县农村创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策支持和督导检查,制定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快捷高效的创业创新服务“绿色通道”,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在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推介名单中,安平县榜上有名。
安平县创业创新农业园区远眺
三大政策力促创业创新
一是土地政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产业园建设;养殖设施占用一般农田的实行备案制。二是财政政策。严格落实财政资金1:1以上配套政策;设立5000万元产业园专项补贴资金;加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金融政策。组建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安平县农投公司;建立金融机构和产业园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全县营造了一个全社会尊重、支持、参与农村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五大平台助推创业创新
第一大平台为安平县裕丰京安星创天地,现已入驻企业9家,形成了绿色种植、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屠宰加工、污水处理、生物质能源、有机肥制造的星创天地,吸纳返乡入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农村创业创新人员就业。第二大平台是安平县乡村振兴示范区,积极打造规模种植、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一体化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连续举办了四届油菜花文旅节带动了整个区域发展。第三大平台是安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产业园内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了“生猪养殖、饲料用小麦玉米、畜禽粪便、玉米秸秆统一回收”四项利益联结机制。第四大平台是滹沱河经济隆起带,积极发展白山药特色产业,规划建设集冷藏、加工、交易、 研发、展示、电商、物流七大功能为一体的白山药交易中心,发挥市场聚集效应。第五大平台是创新驿站科技示范基地,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为技术依托,以企业(园区)为运营主体,开展养猪技术创新研发,做好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要素聚集地,成果转化示范园和产业发展引领区。
八大孵化基地助力创业创新
目前,安平县拥有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8个,即“两中心、六基地”“两中心”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六基地”为饲料生产示范基地 、生猪繁育示范基地、沼气新能源示范基地、污水处理示范基地、无害化处理示范基地、热电联产示范基地。“两中心”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集科技示范、 科普教育、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强化科技与综合服务对星创天地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六基地”借助科技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原种场扩繁场,打造全省最大的瘦肉猪品种选育和扩繁基地。对全面统筹布局生猪产业集群的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休闲、绿色循环产业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创新空间。
安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通过这三项措施的有效实施,目前安平县已形成以生猪为主导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生产项目、物流运输、三产服务等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直接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人,辐射带动合作社230家、家庭农场43家,带动园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380户、827人。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8万余个,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供稿: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促进中心